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澳门特区政府根据疫情风险评估,适时调整防疫措施,而兰州市也在精准防控中稳步推进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两地的防疫政策调整,既体现了对市民健康安全的高度负责,也彰显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心。
澳门:疫情趋稳,放宽防疫限制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近日宣布,根据近期疫情发展和风险评估,决定自11月1日起调整防疫措施,进一步放宽部分限制,具体包括:
放宽佩戴口罩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室外地方不再要求佩戴口罩,而室内场所则维持佩戴口罩的建议,尤其是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针对举办活动的防疫要求也有所放宽,参与人数上限提升至75%,但组织者仍需遵守卫生局的防疫指引。

放宽出入境防疫措施,由广东省经珠澳口岸或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人士,只需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而由内地其他地区入境澳门者,则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由香港、台湾地区或外国入境人士的医学观察期,则根据疫情风险进行调整。
澳门卫生局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近期澳门疫情持续稳定,没有出现本地感染病例,且疫苗接种率较高,截至10月底,澳门已完成接种新冠疫苗逾120万剂,整体接种率超过90%,其中老年人接种率也在稳步提升,防疫措施的放宽,有助于社会恢复正常运作,促进经济活动,但市民仍需保持警惕,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接种疫苗。
兰州: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兰州市近期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在严格执行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同时,正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兰州市政府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科学精准防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兰州市分区分类实施防控措施,全市中高风险区已实现清零,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各类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在落实测温、扫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正常开放运营,市内交通全面恢复,跨市出行不再设置限制条件,但建议市民非必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核酸检测策略进行调整,兰州市取消全域常态化核酸检测,转而聚焦重点行业、重点机构、重点人员的基础性核酸检测,市民进出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医疗机构、养老院等特殊场所除外,兰州市继续提供便民核酸检测服务,满足市民检测需求。
兰州市政府表示,此次调整是基于当前疫情形势和病毒变异特点,旨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市民在恢复正常生活的同时,仍需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对于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兰州市将继续加强健康监测和医疗保障。

两地政策调整的启示
澳门和兰州的防疫政策调整,均是基于疫情形势、疫苗接种率和医疗资源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两地的经验表明,疫情防控需要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对于公众而言,防疫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而是进入了更科学、更精准的防控阶段,市民应当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完成疫苗接种,以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
两地政府也提醒市民,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检测核酸,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企业和公共场所管理者则应继续落实防控措施,做好环境消毒和人员健康监测,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总体而言,澳门和兰州的最新防疫政策,反映了各地在疫情防控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措施的努力,随着对病毒认识的深入和防控能力的提升,相信更多地区将在科学精准的前提下,稳步推进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