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黑龙江省和陕西省西安市疫情动态备受关注,两地防控措施与疫情趋势呈现不同特点,反映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总方针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黑龙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部分地市社区传播尚未阻断
10月以来,黑龙江省疫情形势出现新变化,哈尔滨、绥化、黑河、牡丹江等多地相继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特征,尤其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成为防控重点,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黑龙江本轮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引起,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流调溯源和防控管理带来较大挑战。
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黑龙江多地迅速升级管控措施,哈尔滨对部分区域实施临时性管控,要求市民非必要不外出,暂停堂食,关闭人员密集场所,绥化市北林区、望奎县等地也加强了社会面防控,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省疾控部门强调,要加快流调速度,深挖彻排密接人员,确保应隔尽隔、不漏一人,黑龙江正加强医疗资源统筹,保障群众正常就医需求,并做好生活物资供应,确保居民生活秩序稳定。
西安本轮疫情进入扫尾阶段,社会面传播风险基本控制
与黑龙江疫情散发不同,西安在经历8月中旬以来的本土疫情后,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近期新增病例主要来自集中隔离点和中高风险区,社会面实现零新增,社区传播风险基本得到控制,本轮疫情发生后,西安市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风险区域划定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西安正有序调整风险区等级,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多地取消临时性管控,商场、餐饮等场所有序开放,公共交通全面恢复,但市疾控中心仍提醒市民不可松懈,需继续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进入公共场所扫码测温,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西安“外防输入”压力依然较大,持续加强来返陕人员管理,严格落实“落地检”和分类管控措施。
秋冬疫情防控需警惕叠加风险,专家呼吁加强疫苗接种


随着秋冬季来临,气温下降,病毒活性增强,疫情防控难度加大,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可能出现与新冠疫情叠加风险,国家疾控局和相关专家多次呼吁,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筑牢免疫屏障,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
各地应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九不准”要求,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现象,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公众也需自觉履行防疫责任,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
总体而言,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黑龙江、西安等地疫情走势的差异,反映出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防控策略的必要性,只有坚持全国一盘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