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黑龙江省和甘肃省兰州市的疫情防控进展备受关注,本文将结合最新官方数据,为您梳理两地的疫情通报及防控措施。
黑龙江省疫情通报:形势趋稳,仍需警惕
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截至10月25日24时,黑龙江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47例,无症状感染者189例,主要集中在黑河市,10月25日0-24时,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例,均来自黑河市爱辉区。
从数据来看,黑龙江省本轮疫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表明防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二是病例主要集中在黑河市,其他地区疫情较为平稳;三是多数病例是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社会面传播风险逐步降低。
针对当前疫情,黑龙江省采取了多项精准防控措施:一是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及时锁定并控制传染源;二是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实施分类管理;三是开展多轮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隔离;四是加强医疗救治,所有患者均在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冬季来临,黑龙江省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低温环境有利于病毒存活和传播,加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疫情防控难度加大,专家建议,公众应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符合条件的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兰州疫情最新消息:社会面传播基本阻断
甘肃省兰州市近期疫情发展也引起广泛关注,据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截至10月25日24时,兰州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25例,无症状感染者685例,10月25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
兰州市本次疫情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传播链条清晰,多数病例与聚集性疫情相关;二是近期新增病例主要来自隔离管控人员,社会面传播风险基本得到控制;三是疫情总体可控,正逐步向好发展。
兰州市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一是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实施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管理措施;二是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三是低风险区加强社会面管控,减少人员流动;四是全面保障居民生活物资和就医需求,确保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市在疫情防控中注重人文关怀,特别是对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危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建立了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就医,加强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帮助市民缓解焦虑情绪。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思考
从黑龙江省和兰州市的疫情情况来看,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但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和日益复杂的国际疫情形势,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

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这是基于我国国情和科学规律制定的最有效策略,能够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要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应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要完善多点触发预警机制,加强发热门诊、药店、诊所等哨点监测,提高早期发现能力,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肩,科学防控,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本文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卫健委和兰州市官方新闻发布会,截至时间为10月25日24时,请广大读者及时关注最新官方通报,不传谣、不信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