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澳瑞特 朱坤澳瑞特新闻 南宁过年疫情,一座城市的坚守与温情,2023年春节的独特记忆

南宁过年疫情,一座城市的坚守与温情,2023年春节的独特记忆

2023年的春节,对于南宁这座绿城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时节,疫情的影响尚未完全消散,但南宁人用他们的坚韧与智慧,书写了一段关于团圆、防疫与希望的独特篇章,这座城市,在疫情的阴影下,依然绽放出温暖的光芒,成为无数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南宁过年疫情,一座城市的坚守与温情,2023年春节的独特记忆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素有“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誉,往年的春节,这里总是热闹非凡:青秀山的灯会、中山路的美食街、邕江边的烟花,无不吸引着本地居民和八方游客,疫情的出现,让这一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22年底至2023年初,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南宁也面临着防控压力,但不同于2020年的慌乱,这一次,南宁人显得更加从容,政府提前部署,社区精细管理,市民自觉配合,共同构筑了一道道防疫屏障。

过年期间,南宁的街头巷尾少了往日的喧嚣,却多了一份沉静的温情,菜市场里,摊主们戴着口罩,热情地招呼着采购年货的顾客;小区门口,志愿者手持体温枪,耐心地查验健康码;家庭聚餐中,亲友们虽减少了大规模聚会,但通过视频连线,依然传递着浓浓的祝福,这种“云团圆”的方式,成了疫情下的新常态,一位在南宁工作的外地人感慨:“今年没能回老家,但和父母视频吃年夜饭,感觉心还是连在一起的,南宁的社区还组织了线上活动,让我们这些留守的人不孤单。”

疫情下的南宁春节,也凸显了城市的创新与适应能力,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南宁市政府推出了“线上年货节”,通过直播带货和电商平台,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采购到广西特产,如螺蛳粉、荔枝干和壮族绣品,青秀山公园和南宁园博园等景点,实施了预约限流措施,确保游客安全游览,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民生,还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复苏,据统计,2023年春节期间,南宁的线上消费额同比增长了15%,展现了城市在逆境中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南宁的疫情应对体现了人文关怀,针对老年人、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社区开展了专项帮扶,提供疫苗接种上门服务和生活物资配送,在南宁的一家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特意为隔离人员准备了春节礼包,里面有粽子、年糕和春联,让这个特殊的春节不失年味,一名医护人员在朋友圈写道:“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疫情也带来了反思,南宁的过年习俗,如舞龙舞狮和庙会,不得不简化或取消,这让一些人感叹传统文化的暂时缺失,但另一方面,这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节日的本质——团圆与感恩,许多家庭开始注重家庭内部的互动,一起包饺子、写春联,找回那份朴素的快乐,南宁的一位文化学者指出:“疫情让我们慢下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年味,或许,它不是外在的热闹,而是内心的连接。”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南宁的疫情形势逐步稳定,但这段经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告诉我们,疫情虽难,但人类的韧性和城市的温度足以抵御风雨,南宁的过年疫情,不仅是一场考验,更是一次成长,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在困难面前,团结与创新才是最强的免疫力。

展望未来,南宁将继续在疫情防控与生活常态间寻找平衡,2023年的春节,或许会成为历史的一页,但它所传递的坚守与温情,将激励着南宁人迎接每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时节,南宁不仅守护了健康,更守护了希望——正如那邕江之水,静静流淌,永不停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ukunart.com/zkartxw/15324.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zhukunart.com/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10082410176005585049140.jpg

2021年4月24日上海疫情,防控措施与市民生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