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澳瑞特 朱坤澳瑞特新闻 一通无人接听的电话,当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成为照妖镜

一通无人接听的电话,当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成为照妖镜

深夜十一点,福州某小区住户林女士第无数次拨打那个据说能解决疫情问题的电话,听筒里传来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您拨打的号码不存在。”她不知道,这个名为“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的机构,根本不曾存在于中国的行政体系中。

一通无人接听的电话,当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成为照妖镜

这个看似荒谬的细节,恰如一面照妖镜,映照出信息疫情时代普通人最真实的生存困境。

要理解这个不存在的机构为何会成为某些人的“救命稻草”,我们需回到2022年春的上海,彼时,一座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因疫情停摆,原有的社会治理体系面临极限压力。“买菜难”“就医难”成为社交媒体上的高频词,无数市民在焦虑中寻找任何可能的求助渠道,正是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上海疫情局”作为一个非正式称谓被广泛使用——它并非指某个新设立的政府机构,而是市民对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的统称。

而“福州分局”的出现,则折射出中国社会治理中一个鲜被讨论的现象:地方政府在处理跨区域疫情时,往往面临权责不明的困境,当上海疫情外溢,各地对来自上海的人员采取不同管控措施,一些滞留外地的上海市民陷入“两不管”的尴尬境地,他们既难以获得上海本地资源的支持,又无法完全融入所在地的救助体系,在这种真空中,“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这样的虚构机构,恰恰满足了人们对一个“专门负责跨区域疫情协调”的权威部门的想象。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类信息为何能迅速传播,在恐慌情绪蔓延时,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会显著下降,更容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一则“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成立,专为在外上海人服务”的谣言,因其精准切中了特定群体的需求,得以在微信群、朋友圈疯狂扩散,即使后来被证实为假消息,它已经完成了心理锚定——在绝望中,人们宁愿相信有一根救命稻草。

这种现象暴露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短板,在常态下,各级政府权责明确、各司其职;但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仍不够顺畅,当危机来临,信息发布渠道不够明确统一时,各种谣言和误解便会填补这一真空。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上海疫情局福州分局电话”的流传,反映了数字化时代社会治理的深层次挑战,政府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号通答”,试图构建统一的服务平台;民众在紧急情况下仍然找不到“该找谁”,这种悖论提示我们,技术解决方案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的是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真正高效的跨区域协作机制。

疫情终将过去,但类似的治理挑战不会消失,下一次危机来临时,我们能否避免类似的混乱?答案在于构建更加透明、明确的信息发布体系,让民众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找到正确的求助渠道;同时也要完善跨区域应急协调机制,消除治理的“真空地带”。

那通永远无人接听的电话,不该只成为一个荒诞的都市传说,它应成为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在危机管理中,清晰的责任界定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有时比病毒本身更考验社会的韧性,当每个人都能在困境中迅速找到该找的人,我们的社会才真正实现了治理现代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ukunart.com/zkartxw/12790.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zhukunart.com/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06035611175969417184132.jpg

辽宁省疫情最新动态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