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的银川,秋意渐浓,走在街头,人们戴着口罩从容出行,商铺有序营业,城市运转如常,这份“如常”背后,是银川市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精准施策的结果,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在疫情防控中既展现出现代化城市的“智慧”,也体现出西北城市的“温度”,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防控体系。
银川市的疫情防控最大的特点是“早”和“快”,依托覆盖全市的疫情监测网络,银川建立了“多点触发”预警机制,药店、诊所、社区等均成为监测哨点,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疫情苗头,一旦出现情况,流调溯源队伍立即启动,24小时内完成基本情况调查,争分夺秒阻断传播链,这种快速响应机制,使得银川多次在疫情初期就有效控制住扩散风险。
精准防控是银川的另一大亮点,银川避免“一刀切”式的全面封控,而是推行“分层分类”管理,根据风险等级划分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采取不同措施,封控区“足不出户”,管控区“人不出区”,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这种精细化管理的做法,既控制了疫情,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技赋能让银川防疫更具“智慧”,银川全面推广“场所码”,实现人员流动精准追踪;建立核酸检测信息系统,确保检测高效有序;开发“银川防疫”小程序,提供疫情实时查询、线上问诊等服务,这些数字化手段不仅提高了防控效率,也方便了市民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银川还积极探索“无人机+防疫”模式,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远程测温和无接触配送,展现了科技防疫的创新应用。
疫情防控中,银川特别注重保障民生需求,每个封控小区都成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保障组,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采购、药品配送、垃圾清运等服务,针对老年人、孕妇、病患等特殊群体,社区建立台账,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以人为本的做法,让疫情防控有了更多“温度”。

对于疫情期间群众就医问题,银川制定了详细方案,明确封控区居民就医流程,设立“黄码医院”保障风险人群就医需求,同时为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所有人得到及时救治,这种周密的医疗安排,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银川还高度重视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服务,开通多条心理援助热线,组织专家提供在线咨询,帮助市民缓解焦虑情绪,各社区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群众关切,消除谣言传播,维护了社会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统筹推进也是银川的特色,银川通过建立白名单制度,保障重点企业生产运行;推出多项纾困政策,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举办线上促销活动,激发市场活力,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发展,国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银川市表示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断完善防控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银川的疫情防控,既体现了现代城市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又保留了西北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社区温情,这种“智慧”与“温度”并重的防控模式,不仅保护了人民健康安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随着防控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措施的持续优化,银川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护好这座塞上明珠的安宁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