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今天(11月28日)零时,广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这一数据较前几日略有上升,引发广泛关注,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海珠区、天河区和荔湾区,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已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密切接触者及次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从流调情况看,本轮疫情仍以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特征为主,其中18例在隔离观察人员中发现,4例在社区筛查中发现,1例为主动就诊检测确诊,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当前流行毒株仍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挑战。
针对疫情最新发展,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响应,从今日起对海珠区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要求居民“足不出区、错峰取物”,同时在天河区车陂街道、荔湾区中南街道开展“三天三检”全员核酸检测,目前全市共设置核酸采样点1892个,投入医护人员近万名,确保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在精准防控方面持续优化策略,对涉及疫情的区域,不再实行“一刀切”封控,而是科学划定高风险区,做到“快封快解、应解尽解”,目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区56个,较上周减少12个,体现了防控措施的动态调整和精准施策。
物资保障方面,广州市商务局表示当前全市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充足,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广州粮食批发市场等主要保供企业日均蔬菜供应量约8000吨,肉类供应量约500吨,完全能够满足市民需求,多家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近三日订单量增长30%,配送运力充足,未出现抢购或断供情况。
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如何平衡?广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第132届广交会日前圆满落幕,参展企业超3.5万家,创历史新高;广州国际车展如期举行,展出车辆达980台,这些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彰显了广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专家表示,当前广州疫情仍在可控范围,市民无需恐慌,广州市疾控中心负责人指出:“新增病例数在预期范围内,基本上都是在管控区域内发现,社会面传播风险较低,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防控,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控制住疫情。”
对于市民而言,生活虽受疫情影响但总体如常,在天河区某写字楼工作的白领李女士表示:“公司实行AB班轮岗制,我本周居家办公,核酸检测点就在小区门口,买菜可以通过手机APP下单,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她的态度代表了大多数广州市民——既重视防护,又保持淡定。
随着冬季来临,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广州市卫健委提醒市民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尤其老年人作为易感人群,更应积极接种疫苗,全市现有接种点202个,提供随到随接种服务。
广州此轮疫情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从快速响应的防控体系到细致入微的民生保障,从精准科学的管控措施到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这座拥有187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正在探索一条兼顾疫情防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可松懈,广州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市民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日,广州市将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防控措施和安排,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