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相关防控工作仍处于关键阶段,而香港特别行政区则新增一例境外输入病例,特区政府提醒市民继续保持警惕。
广州疫情趋缓 防控不可松懈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11月9日0时至24时,全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是自10月中旬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广州首次实现单日“零新增”,截至目前,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6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传播链基本被切断,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有丝毫松懈,近期全球疫情震荡反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加之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疫情防控风险依然较高。
为进一步巩固防控成果,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11月11日零时起,将白云区均禾街文星酒店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至此,广州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但广州市民仍需保持警惕,各类公共场所继续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影院、剧院、游艺厅等娱乐场所,以及旅游景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继续实施限流措施,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香港新增一例输入病例 防疫措施再延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截至11月10日零时,香港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输入病例,患者是一名45岁男子,从英国抵港,在机场检测结果呈阳性,带有L452R变异病毒株,香港累计确诊病例达12374例。
由于全球疫情仍然严峻,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现行社交距离措施延长两周至11月24日,这些措施包括公共场所群组聚集人数上限为4人、餐厅每桌最多4人、营业时间至午夜等。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本地疫情目前虽然稳定,但全球疫情持续波动,香港必须继续严守外防输入措施,同时维持高水平的疫苗接种率,她呼吁市民尽快接种疫苗,以保护自己和家人。
专家:两地疫情防控显成效 但仍需警惕
广州市呼吸健康研究院专家表示,广州本轮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快速响应、精准防控和科学救治三个方面,广州市在发现疫情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有效切断了传播链。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高本恩认为,香港近期疫情平稳,得益于严格的外防输入措施和市民的配合,但他同时指出,随着冬季来临,新冠病毒传播风险增加,两地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疫苗接种持续推进

截至11月9日,广州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600万剂次,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700万人,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市民已接种超过890万剂疫苗,约68%的合资格人口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
两地政府均呼吁市民尽快接种疫苗,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符合条件的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广州和香港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需保持警惕,两地政府将继续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同时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市民也应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规定,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随着秋冬季节到来,疫情防控面临新的挑战,专家建议,市民应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