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广州市卫健委通报最新疫情数据,引发全网关注,过去24小时内,全市新增本土感染者5124例,创下本轮疫情单日新增最高纪录,值得注意的是,海珠区单日新增突破3000例,成为本轮疫情的“震中”,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广州多区宣布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全市方舱医院已正式启用,全力应对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考验。
疫情数据全面分析:海珠区成疫情“震中”
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通报,11月14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7例,其中外省输入病例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977例,从区域分布来看,海珠区新增3056例,主要集中在凤阳街道康鹭片区和赤岗街道客村片区,这两个区域已成为本轮疫情的重点爆发区。
除海珠区外,其他区域疫情也呈现多点散发态势:荔湾区新增感染者356例,主要集中在站前街道和西村街道;白云区新增感染者315例,主要集中在同德街道和京溪街道,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等也均有病例报告,呈现明显的扩散趋势。
纵观本轮疫情发展轨迹,自10月22日发现首例感染者以来,广州市疫情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以零星输入病例为主,中期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目前已经进入广泛社区传播阶段,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广州本轮疫情毒株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特点,基本再生数(R0)高达18,是原始毒株的6倍。
防控措施全面升级:多个区域实行临时管控
面对严峻疫情形势,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11月15日起对多个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措施:
海珠区延续实行《海珠区关于强化全域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至11月19日24时,继续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实行临时交通管控,除保障城市基本运行和疫情防控相关的车辆在落实相应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予以通行外,其他车辆(包括电动车、自行车)不得流动。
荔湾区发布通告,自11月15日起对站前街道、西村街道实施临时管控,小区封闭管理,居民“足不出户”,每天每户可安排1人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外出购买生活物资。
白云区在同德街道、京溪街道划定多个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管理措施;其他区域人员凭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并暂停堂食,关闭娱乐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育局同时宣布,自11月15日起,海珠、荔湾、白云三个区的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开展线上学习;幼儿园暂停返园;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教学,其他区域学校继续正常教学,但严格实施校园封闭管理。
医疗保障全力跟进:方舱医院正式启用
为应对感染者数量的快速增长,广州市已于11月14日正式启用方舱医院,据广州市住建局透露,广州已在全市规划建设方舱医院床位和隔离板房床位共计约35万张,其中方舱医院床位约15万张,隔离板房床位约20万张。
目前首批启用的方舱医院位于琶洲会展中心,已接收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超过2000人,方舱医院内配备基本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测,广州市还组织了中山一院、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对口支援方舱医院,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为解决高风险区居民就医问题,广州市卫健委已组建“医疗小分队”进驻各封控区域,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诊疗服务,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和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得到及时救治。
物资保障充足稳定:市民无需恐慌抢购
针对部分区域出现的临时抢购现象,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吴伟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州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货源稳定,请广大市民理性购买,无需恐慌。”

广州生猪日均屠宰量2.5万头,蔬菜每日供应8000余吨,社会面库存的面粉、食用油、肉类、水产品、食糖等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畅通,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为保障封控区域物资供应,广州市已组织超过5000名快递员和外卖骑手组成“保供力量”,在各封控区域外围设置物资中转站,实行无接触配送,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代购和上门配送服务。
专家解读:为何广州疫情如此严峻?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王鸣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广州本轮疫情严峻复杂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病毒变异株传播力极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的基本再生数(R0)高达18,意味着1个人可以传染18个人,是原始毒株的6倍, Delta变异株的3倍。
二是本轮疫情存在多个源头多条传播链,早期病例中有外省输入病例,也有本地源头不明的病例,导致疫情从一开始就呈现多点散发、多链并行的特征。
三是部分区域人口密度极高,疫情重灾区海珠区凤阳街道康鹭片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却居住着超过10万人,且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拥挤,一旦出现感染者,极易通过共用卫生间、厨房等设施快速传播。

王鸣同时表示,虽然感染人数增多,但绝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重症率不到0.1%。 vaccinated人群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更低,这得益于广州市的高疫苗接种率,截至目前,广州市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00万人,加强免疫接种人数超过800万人。
未来展望:疫情何时能迎来拐点?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表示,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预计未来一周海珠区疫情有望得到控制,但全市疫情全面清零仍需时日,专家预测,广州本轮疫情可能会在未来10-14天内迎来拐点,但前提是市民积极配合防控措施,减少不必要流动,按时参加核酸检测。
面对广州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考验,广州市政府表示将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呼吁广大市民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疫措施,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在这个特殊时期,广州人民正以岭南人特有的务实和乐观精神面对挑战,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座千年商都必将很快恢复往日的活力与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