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稳楼市政策现三大特征,市场信心仍有待恢复
(壹),稳楼市信号明确:通过放宽贷款条件、提高额度等措施,直接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信心。长期分化趋势:三四线城市依赖政策托底,一二线城市因产业、人口支撑更具韧性,市场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贰),在降价的大趋势下,楼市形势确实更加严峻,但未来楼市的发展并非一片黯淡。随着政策环境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调整,楼市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政策环境转向宽松 近期,央行释放了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城市临时下调房贷利率、减免“卖一买一”业主个人所得税等三大利好消息。
(叁),楼市恢复时间预测乐观情景(政策快速落地)若2024年上半年落实社保门槛下调、税费优化及补贴政策,叠加“认房不认贷”效应,市场信心或于2024年下半年逐步恢复,房价企稳回升。
大尺度!救市政策越来越猛,已有55+城市松绑调控!
主要松绑措施 取消或放松限售政策 哈尔滨:3月23日,哈尔滨出台新政,取消新房3年限售政策,并放松公积金贷款条件。这是此轮救市中,全国首个明确取消限售的省会城市。其他城市:包括郑州在内的多个城市也相继取消了限售政策,或缩短了限售期限。
自2022年初以来,楼市不断迎来政策“春风”,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救市”行列中。从参与城市数量来看,1月有40城,2月增加至50城,到了3月,这一数字已接近70城。从城市能级来看,“救市”政策起初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实施,随后逐渐蔓延至二线城市,甚至部分一线城市也开始进行政策“试探”。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送钱”。过去的几年,由于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许多刚需家庭和改善型购房者都陷入了观望状态。为了激活市场,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出台各种购房补贴政策。例如,合肥、重庆、济南、湖南、江苏南通、泰州、扬州、杭州萧山等城市,都纷纷推出了购房补贴,以吸引购房者入市。
中国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排名2021
重庆市在全国人口排名中位居首位,2021年的常住人口达到了32143万人。 上海市排在第二位,其常住人口为24843万人。 北京市位列第三,常住人口为2186万人。 成都市人口排在第四位,其常住人口为2112万人。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常住人口为18806万人,位居全国第五。因此,以上五个城市在2021年的中国城市人口排名中位列前五。
成都和西安作为内陆城市,除了深圳和广州之外,它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成都的常住人口在近十年间增加了6802万人,位居全国城市第二;西安的常住人口增加了4451万人,排名全国第四。这两个城市在2021年的常住人口增长继续保持这一趋势。杭州是另一个常住人口年增长超过20万的城市。
截至2020年底,全国常住人口超过900万的城市有32个,其中北方16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Xi、郑州、石家庄、临沂、青岛、哈尔滨、邯郸、潍坊、济南、保定、徐州、沈阳、长春、周口。从城市数量上看,南北城市比较均衡,但从人口增加上看,北方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上海市在2021年末的常住人口达到了24843万人,相较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增加了约4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为1454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为10399万人。全年出生16万人,出生率为67‰;死亡19万人,死亡率为59‰;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2‰;出生性别比为1076。
中国城市人口排名中,2021年最新的数据显示,重庆市以常住人口32143万人位居榜首,作为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之一,其人口规模巨大。 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市,该市的常住人口为24843万人,显示出其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强大吸引力。
2022年沈阳高职扩招有新动向
(壹),年沈阳高职扩招预计于四月份启动入学考试,三月份中旬将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具体扩招信息。以下为详细分析:核心动向:扩招重启时间线原计划调整:2021年下半年本为高职扩招最后阶段,但因疫情多次推迟。首次延后至年后,后因葫芦岛绥中疫情再次延期。
(贰),年辽宁省高职扩招确为最后一批面向社会人群的全日制大专招生,此后未再开展同类全日制招生。具体动向及政策要点如下:2022年高职扩招核心政策招生性质:明确为最后一批面向社会人群的全日制大专招生机会,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学历文凭。
(叁),年辽宁省高职扩招定于3月进行,为最后一批全日制大专扩招,报名条件为年满18周岁,毕业后可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第一学历),文凭含金量高,可用于公务员考试、事业编制考试及企业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