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多地出现多点、多源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全省动员,全面加强疫情防控
-
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省政府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统筹协调全省疫情防控工作。
-
强化核酸检测:
加大核酸检测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
严格封控管理:
对阳性感染者所在的社区、小区实施封闭管控,减少人员流动,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
加强医疗救治:
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工作,调配优质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提升防疫能力:
加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收治能力和救治水平;加大疫苗供应和接种力度,筑牢免疫屏障。
-
开展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防疫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参与疫情防控。
-
保障民生需求:
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维护市场秩序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
压实各方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加强督导检查:
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
优化防控策略:
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和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防控政策,精准施策,提高防控效能。
-
关心关爱医护人员:
关心关爱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物资保障,让他们安心投入战斗。
-
凝聚社会力量:
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广泛动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的浓厚氛围。
-
加强信息发布:
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消除公众疑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关注心理健康:
注重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帮助群众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
坚持人民至上: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
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有效处置。
-
强化科技支撑: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疫情防控智能化水平,为决策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
倡导文明新风:
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和技术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
-
维护社会稳定:
坚决打击破坏疫情防控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学习先进典型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奋斗,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
推进疫苗接种:
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全人群免疫力,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
加强院感防控:
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严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强化重点场所管控:
对车站、机场、商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实行严格管控,降低人群密集度。
-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组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改善人居环境,减少病媒生物孳生地。
-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
加强科研攻关: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病毒溯源、药物研发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
-
注重人才培养: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
深化国际合作:
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务,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强化法治保障:
完善疫情防控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依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
推动产业升级:
利用疫情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
促进消费复苏:
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
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