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两座超大城市——广州和西安的疫情动态再次引发关注,一边是广州在经历新一轮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后初现趋缓迹象,一边是西安在相对平稳期后再次报告新增本土感染,两地疫情虽处于不同阶段,却共同凸显出当前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与长期性。
广州疫情:防控见效,但仍存不确定性
自10月下旬以来,广州面临一波主要由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该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这座人口超1800万的南方中心城市带来严峻挑战,广州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显示,近几日新增感染者数量较前期高点有所回落,多数集中在海珠、天河等区的管控区域内,显示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的特点,除海珠区城中村等聚集性疫情外,其他区域也存在散发病例,说明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广州市政府强调,当前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切不可松懈,全市仍坚持常态化核酸筛查,部分区域暂停堂食,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以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阻断传播链。
专家分析指出,广州疫情趋缓得益于快速流调、精准划分风险区域、及时转运隔离等综合措施,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力强,疫情存在反复的可能,接下来的一周将是观察疫情能否持续向好的关键窗口期。
西安疫情:平稳多日后再现本土病例
西北重要城市西安在保持较长时间本土病例零新增后,近日再度报告新增阳性感染者,据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新增病例为省外输入关联病例,已在第一时间被隔离管控,但其活动轨迹涉及火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流调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西安本轮疫情再次敲响警钟:国内疫情仍呈多点散发态势,跨省输入风险持续存在;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病毒在外环境存活时间延长,加之室内活动增多,疫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西安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对相关区域实施临时管控,开展核酸筛查,并提醒与病例轨迹有交集的市民主动报备。
回顾去年年底,西安曾经历一轮大规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防控经验,此次疫情初现,市政府反应迅速,民众配合度较高,有利于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传播,但此次事件也表明,对于超大城市而言,疫情防控必须常抓不懈,任何时候都不能有麻痹思想。
两地疫情启示:精准防控仍是关键
广州和西安的最新疫情动态,虽是局部情况,却折射出全国疫情防控的共性挑战——如何既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又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两地应对措施来看,“精准防控”是共同关键词,无论是广州划分高、中、低风险区,还是西安迅速锁定密接人群,都体现了防控措施越来越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实践证明,一刀切的“全城静默”并非最优解,而精准流调、高效核酸、风险分级管理等策略,更能以较小代价获取较大防控成效。
疫苗接种仍是构建免疫屏障的基础,两地疾控部门均呼吁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及时完成全程及加强针接种,以降低感染后重症风险,个人防护“三件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依然简单有效。
临近年末,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增大,疫情防控又将面临新考验,广州、西安等超大城市的疫情应对经验,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重要参考,唯有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才能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终赢得这场持久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