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广袤版图上,上海与新疆,一个作为东海之滨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一个作为西北边陲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相隔数千公里,却因一项特殊的工作机制而紧密相连,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正是这一连接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节点,而其负责人——办事处主任,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他不仅是沪疆两地政策沟通、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的“超级联系人”,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基层实践的生动缩影。
使命的特殊性:超越地域的“上海使者”
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主任,这一职务名称本身就蕴含着双重属性,他首先是上海市政府的代表,肩负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服务上海企业、保障上海籍人员权益、对接当地政府、传递上海声音的职责,他又是深化沪疆合作、促进民族团结、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推动者。
这位主任的工作,远非简单的迎来送往或信息传递,他需要具备宏阔的战略视野,深刻理解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一带一路”建设的方针政策;他需要拥有卓越的协调能力,在沪疆两地迥异的行政文化、经济生态与社会环境中架设畅通无阻的桥梁;他更需要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将上海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带到新疆,同时深刻理解和尊重新疆的地域特色与多民族文化。
职责的多元性:多维一体的“核心枢纽”
具体而言,办事处主任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核心职能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 政策研究与信息枢纽: 他需敏锐把握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为上海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及时向新疆方面传达上海的最新发展经验、技术成果与合作意向,成为双向信息流动的“中继站”。
- 经济合作的牵线人: 积极为上海企业在疆投资兴业铺路搭桥,提供前期咨询、协调解决困难;挖掘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项目,引导上海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与之对接,推动产业援疆、消费助疆,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交流交往的组织者: 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沪疆两地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互动,推动上海优质资源向新疆倾斜,支持当地社会事业发展,同时也让上海各界更深入地了解新疆、走进新疆,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认同。
- 服务保障的贴心人: 作为在疆上海人的“娘家”,负责联系和服务在新疆工作、学习、生活的上海籍人员及相关机构,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帮助,传递家乡的关怀。
- 形象展示的窗口: 通过自身的工作和言行,展示上海干部的专业素养、务实作风和开放形象,增进新疆各界对上海的友好感情,巩固和发展沪疆友谊。
角色的时代内涵:在变局中开新局
在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东西部协作的大背景下,办事处主任的角色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时代内涵,他不仅是既定合作项目的执行者,更应是探索合作新路径、新模式的开路先锋,在“双碳”目标下,如何推动沪疆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如何帮助新疆搭上智能化、信息化的快车?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上海的经验如何与新疆的实际创造性结合?这些都是摆在办事处主任面前的新课题。
他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推动合作从传统的资金、项目援助,向更深层次的理念、制度、模式创新合作转变,他需要善于整合资源,不仅调动政府层面的力量,更要引导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形成援疆兴疆的合力。
上海市人民政府驻新疆办事处主任,是一个岗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它要求任职者既要有“身在新疆,心系上海”的忠诚与担当,也要有“服务全国,发展上海”的格局与胸怀,他们奔波于天山脚下与黄浦江畔,默默耕耘在东西部协作的第一线,是国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是沪疆深情厚谊的辛勤培育者,他们的工作,或许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但每一份努力的背后,都连接着两地发展的脉搏,都回响着时代前进的足音,为共同绘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增添了属于沪疆协作的独特而精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