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澳瑞特 科普常识 铁塔风铃下的坚守,郑州大学抗疫中的硬核与温情

铁塔风铃下的坚守,郑州大学抗疫中的硬核与温情

在华夏腹地,中原沃土之上,郑州大学这所承载着百万学子梦想的学术殿堂,在面对反复无常的新冠疫情时,展现出的不仅是“硬核河南”的担当本色,更是一幅融汇了科学精准、人文关怀与青春力量的壮丽画卷,这里的抗疫故事,是制度优势与个体奉献的交响,是严峻挑战下人性光辉的闪耀。

铁塔风铃下的坚守,郑州大学抗疫中的硬核与温情

科学精准,“硬核”防线筑就校园“安全岛”

郑州大学的抗疫工作,首先体现在一个“快”字和一个“严”字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首位,迅速响应、科学决策,建立起高效统一的指挥体系,一旦出现疫情苗头,流调溯源、核酸筛查、区域管控、环境消杀等一系列措施便会立即启动,以最快速度切断传播链。

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校园管理张弛有度,严格的出入校审批制度、定期的全员核酸检测、覆盖全面的健康监测网络,共同构筑起坚实的物理防线,后勤保障部门全力以赴,确保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教学部门灵活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切换,保证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这种“硬核”作风,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基于对病毒传播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校园特殊环境的精准把握,力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郑大校园,努力成为疫情风暴中相对安全的“诺亚方舟”。

以生为本,温情守护点亮学子“心灵灯塔”

如果说“硬核”措施是骨架,那么人文关怀就是血肉,郑州大学的抗疫,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封闭管理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数以万计的学子生活在校内,他们的饮食起居、学业进度、情绪波动,无不牵动着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

辅导员们化身“贴心管家”,24小时在线,深入宿舍,倾听学生诉求,疏导焦虑情绪;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全天候热线,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学校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线上音乐会、体育竞赛、学术讲座,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于遇到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设立了专项补助,及时送去温暖,细节之处见真章:一份份免费发放的可口餐食,一箱箱满载爱心的水果零食,一趟趟穿梭于校园的物资配送车,还有宿管阿姨的嘘寒问暖、保安大叔的坚守岗位……这些点滴汇聚成暖流,温暖了每一个郑大学子的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孤岛,学校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青春担当,志愿“微光”汇聚抗疫“星河”

在郑大抗疫战场上,最动人的风景线之一,是那群挺身而出的青年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郑大青年”,当疫情来袭,他们主动请缨,穿上防护服或红马甲,奔赴各个需要的岗位。

核酸检测现场,他们是维持秩序的“引导员”,是信息登记的“扫码员”;宿舍楼宇内,他们是分发物资的“搬运工”,是传递信息的“宣传员”;网络空间中,他们是辟谣止谣的“清朗侠”,是传递正能量的“发声者”,汗水浸透了衣背,口罩勒红了脸庞,但他们毫无怨言,这群“90后”、“00后”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身影,如同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疫情的璀璨星河,证明了青春的力量可以在逆境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郑州大学的抗疫实践,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危机,既需要坚定的决心和科学的策略,构筑起抵御病毒的铜墙铁壁;也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抚慰心灵,凝聚力量;更需要激发蕴藏在青年之中的巨大潜能,让他们在风雨中磨砺,在奉献中成长,铁塔下的风铃依旧摇曳,它见证着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坚韧与新生,也见证着郑州大学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兼具“硬核”力度与人性温度的合格答卷,这段经历,必将沉淀为所有郑大人共同的记忆,转化为推动学校迈向更高远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ukunart.com/kpcs/10579.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zhukunart.com/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02101609175937136964718.png

重庆市疫情公告发布,南昌市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