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后,郑州这座中原大都市的商业脉搏正重新强劲起来,商场作为城市消费的晴雨表,其恢复过程不仅反映了经济的韧性,更承载着市民生活的回归与希望,从2023年初的逐步解封到如今的客流回升,郑州商场的复苏之旅,是一幅由政策支持、商家创新和市民热情共同绘就的生动画卷。
复苏的背景与进程
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和国家中心城市,其商业活力对区域经济至关重要,2022年底至2023年初,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郑州商场开始逐步恢复运营,据郑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市主要商场的客流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80%以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5%,这一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复苏的阶段性演变,初期,商场通过限流、消毒和线上预约等方式保障安全;随着社会面稳定,促销活动和节日消费助推了加速回暖,郑州的丹尼斯大卫城、正弘城等标志性商场,在202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日均客流突破10万人次,创下近年新高。
政策驱动与基础设施支持
政府的积极干预是商场复苏的关键推手,郑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包括发放消费券、减免租金和税收优惠等,2023年,全市累计发放电子消费券超过1亿元,直接拉动商场消费逾5亿元,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复苏提供了保障,地铁网络的扩展(如7号线的开通)提升了商场的可达性,而智慧城市项目的推进,使得商场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服务,例如通过APP实现无接触支付和导览,这些措施不仅缓解了商家的经营压力,还重塑了消费者的信心,让“逛商场”重新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商家创新与业态转型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郑州商场积极求变,通过业态创新来吸引客流,许多商场从传统的零售为主,转向融合餐饮、娱乐和文化的综合体验模式,一些商场引入了沉浸式剧本杀、艺术展览和亲子乐园,打造“社交目的地”,数字化升级也成为亮点:直播带货、社群营销和会员系统优化,帮助商家在线上线下一体化中寻找新增长点,以郑州华润万象城为例,其通过举办时尚秀和美食节,成功将客流量提升了30%,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商场的竞争力,还推动了本地就业,据估计,商场复苏带动了零售、餐饮等行业数万个岗位的恢复。
市民消费心理与生活回归
商场的复苏,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市民心理的转变,疫情让人们对线下社交和体验式消费有了更强烈的渴望,在郑州,许多家庭将周末逛商场视为一种“疗愈”,重新连接社区的温暖,消费数据显示,健康、绿色和本土品牌产品受到青睐,这体现了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商场作为公共空间,其复苏也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复兴,郑州的国贸360广场通过举办非遗市集,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商业融合,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认同感,这种心理层面的回归,是商场复苏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复苏势头强劲,但郑州商场仍面临挑战,部分商圈竞争加剧,线上电商的分流压力持续存在,以及消费者习惯的变化要求更高的服务标准,商场需进一步强化差异化经营,利用郑州的交通枢纽优势,吸引周边城市消费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如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将成为新趋势,专家预测,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商场有望在2024年全面恢复并超越疫情前水平,成为驱动内需的重要引擎。
郑州商场的恢复不仅是经济数据的回升,更是城市活力与人文精神的复苏,它见证了从沉寂到繁华的蜕变,提醒我们:在挑战中创新,在复苏中前行,商场的灯火终将照亮城市的未来,作为市民,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支持本地商业,就是助力郑州这座千年商都再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