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秋季学期的临近,长春市各大高校陆续发布返校安排,针对大学生返校隔离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本文将结合长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教育部的最新通知,为大学生及家长提供一份详细的返校指南,涵盖隔离要求、健康监测、应急处置等内容,确保学生安全有序返校。
政策背景与总体原则
长春作为吉林省高校聚集地,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根据国家“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要求,长春市结合本地疫情形势,制定了以“科学精准、动态调整”为核心的返校政策,政策旨在平衡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避免“一刀切”,重点关注高风险地区学生和特殊群体。
最新政策强调以下原则:
- 精准分类管理:按学生来源地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隔离措施。
- 自主健康监测:返校前7天起,学生需每日上报体温及症状。
- 多部门协同:高校与疾控、交通部门联动,实现“点对点”闭环管理。
最新隔离政策具体内容
-
低风险地区学生
来自长春市认定的低风险地区(常态化防控区域)的学生,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吉祥码”绿码返校,无需集中隔离,但需完成7天自我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活动。 -
中高风险地区学生
- 集中隔离:近7日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的学生,需实施7天集中隔离(费用由学校承担),隔离期间完成3次核酸检测(第1、3、7天)。
- 居家隔离替代方案:长春籍学生可申请居家隔离,由社区监督执行。
- 特殊豁免:若学生持有解除隔离证明或既往感染康复证明,经学校审核后可缩短隔离期。
-
境外返校学生
实行“7+3”政策:7天集中隔离(机场指定酒店) + 3天居家健康监测,隔离期间进行5次核酸检测,结束后凭解除证明入校。 -
常态化核酸要求
所有学生返校后第1、3、7天需参加校园统一核酸检测,后期按每周5%比例抽检,重点人群(如宿舍管理员、食堂员工)每周2次检测。
返校流程与必备材料
- 线上申请:通过学校APP或公众号提交返校申请,上传行程卡、健康码、疫苗接种记录(建议完成加强针)。
- 途中防护:鼓励乘坐“高校直通车”专列,全程佩戴口罩;自驾学生需在指定入口接受消毒处理。
- 入校核验:在校门入口处进行体温检测、核酸证明核验,发放“健康包”(含口罩、消毒液、体温计)。
- 宿舍管理:隔离期间实行送餐制,公共区域每日消杀,图书馆、体育馆限流开放。
特殊情形与应急处置
- 突发症状处理:返校途中或入校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转移至临时隔离点,由疾控部门专车转运至定点医院。
- 疫情反弹应对:若校内出现密接者,相关区域封闭管理,启动线上教学;确诊案例则整体静默7天,隔离学生心理辅导同步跟进。
- 人性化调整:因隔离无法按时报到者,可通过线上课程补修;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隔离补贴。
学生注意事项与建议
- 提前规划行程:避开高峰时段,优先选择直达交通工具。
- 加强个人防护:随身携带消毒湿巾,避免触摸公共设施。
- 关注政策动态:通过“长春发布”“高校官网”等官方渠道获取更新(如风险地区名单调整)。
- 心理调适:参与学校线上心理健康讲座,缓解隔离焦虑。
长春市2024年秋季返校政策以科学防控为基础,兼顾灵活性与人文关怀,大学生需主动配合政策,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各高校将根据疫情变化动态调整措施,建议学生出发前与辅导员确认最新要求,确保顺利开启新学期。
温馨提示:政策可能随疫情变化调整,本文截至2024年7月发布,具体执行以长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