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的常态化防控,疫苗接种仍是保护个人健康、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关键措施,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批新冠疫苗到苗通知,涵盖多个接种点,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接种服务,本文将结合官方信息,详细介绍本次到苗情况、预约方式、接种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答,帮助市民快速掌握接种动态,科学应对疫情。
最新到苗通知:覆盖区域与疫苗种类
根据哈尔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告,本次到苗主要针对成人加强针(第三针、第四针)和部分人群的初次接种需求,疫苗种类包括灭活疫苗(如国药北京、科兴)和重组蛋白疫苗(如智飞龙科马),均通过国家药监局批准,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充分保障,到苗区域覆盖道里区、南岗区、香坊区、松北区等主要城区,以及延寿、依兰等县市,部分接种点还提供老年人绿色通道和周末延时服务。
具体接种点信息如下(截至发布日):
- 道里区:市第一医院接种点(每日8:00-17:00,需预约);
- 南岗区:省医院中心接种站(延长至晚20:00,walk-in可选);
- 松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60岁以上老人免预约);
- 县市地区:依兰县人民医院(每周一、三、五集中接种)。
市民可通过“健康哈尔滨”微信公众号或社区网格群获取实时更新,避免空跑。
预约指南:线上线下双渠道便捷操作
为减少聚集,哈尔滨市推行“线上预约为主、线下补充为辅”的接种模式,以下是具体步骤:

-
线上预约:
- 微信搜索“健康哈尔滨”公众号,点击“疫苗预约”入口;
- 实名认证后选择就近接种点、时间段(每30分钟一个时段);
- 提交后生成二维码,凭码现场核验。
注意:预约成功后若无法按时前往,需提前取消,否则可能影响后续预约信用。
-
线下登记:
老年人或无智能手机者,可持身份证到社区居委会登记,由工作人员协助安排接种,部分接种点开设“免预约窗口”,但建议优先选择人流量较少的平峰期(如工作日上午)。
接种注意事项:科学准备,降低风险
- 接种前:
- 避免空腹接种,防止低血糖;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确保病情稳定。
- 如实告知医务人员过敏史、妊娠状态或近期用药情况(如免疫抑制剂)。
- 接种后:
- 留观30分钟,出现轻微发热、红肿属正常反应,多喝水、注意休息即可;
- 24小时内不洗澡、不饮酒,避免剧烈运动;
- 如出现持续高烧或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常见问题解答
- 加强针间隔多久?
完成基础免疫(前两针)后满6个月可接种第三针,第四针需与第三针间隔5个月以上。
- 感染过新冠还需接种吗?
建议感染康复后6个月再接种,可增强免疫效果。

- 外地接种记录如何同步?
在“龙江健康码”小程序上传异地接种凭证,审核后本地系统将更新数据。
主动接种,共筑健康防线
哈尔滨本次疫苗到苗通知体现了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高效组织,市民应主动关注官方渠道,及时完成接种,尤其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群体,只有通过科学防护与疫苗接种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反弹风险,守护城市安全。
提示:疫情动态变化,接种安排可能调整,请以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最新公告为准。(本文信息截至2023年10月,仅供参考。)
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哈尔滨官方公开信息整理,内容均为独家原创撰写,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