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推进,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其疫苗接种策略和疫苗种类备受关注,许多市民和外地游客可能会问:“北京打的是什么疫苗?”本文将深入解析北京主要使用的新冠疫苗类型、接种政策、安全性及效果,并提供实用的接种指南,帮助大家全面了解首都的疫苗接种情况。
北京主要使用的新冠疫苗类型
北京接种的新冠疫苗以国产灭活疫苗为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简称“北京生物疫苗”)
这是中国最早获批上市的疫苗之一,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该疫苗采用传统的灭活技术路线,通过灭活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安全性较高,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北京生物疫苗在国内外大规模接种中显示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对重症和死亡的预防效率超过80%。 -
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简称“科兴疫苗”)
科兴疫苗与北京生物疫苗技术路线相似,同样于2020年底获批,多项国际临床研究显示,科兴疫苗对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约50%-80%,对重症的保护率更高,该疫苗也是北京接种点的主流选择之一。
北京部分地区还曾少量使用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剂)和智飞生物重组蛋白疫苗(需接种三剂),但主体仍以灭活疫苗为主,这些疫苗均通过国家严格审批,并纳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充分保障。
北京疫苗接种政策与安排
北京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部署,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覆盖范围广泛:
- 接种对象:初期优先重点人群(如医务人员、冷链工作者),后逐步扩展至18-59岁居民,再到60岁以上老年人和12-17岁青少年,符合条件者均可免费接种。
- 接种点设置:全市设立了大量固定接种点(如社区医院、体育馆)和临时接种点(企业、高校),方便市民就近接种,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或社区通知预约。
- 接种剂次:灭活疫苗需接种两剂,间隔3-8周;腺病毒载体疫苗为一剂;重组蛋白疫苗为三剂,北京多数接种点提供同种疫苗的续贯接种,确保免疫效果。
政府还通过媒体宣传、社区动员等方式提升接种率,截至2023年,北京全程接种率已超过90%,为构建免疫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疫苗安全性与效果解读
针对公众关心的安全性问题,北京使用的疫苗均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不良反应监测,常见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乏力或低热,多在1-3天内自行缓解,严重过敏反应极罕见,北京市疾控中心实时监控接种数据,确保风险可控。
在效果方面,研究表明灭活疫苗虽对变异株(如奥密克戎)的防感染能力有所下降,但仍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加强针接种后,抗体水平可显著提升,北京自2022年起推广加强免疫,建议完成基础接种满6个月者接种第三剂。
实用接种指南
若您计划在北京接种疫苗,以下步骤可供参考:
- 预约方式:打开“北京健康宝”APP或微信小程序,点击“疫苗接种”服务,选择就近接种点并预约时间;老年人可凭身份证直接到社区登记。
- 接种准备:携带身份证件,避免空腹接种,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健康状况(如过敏史、妊娠期等)。
- 接种后注意事项:留观30分钟,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不适,及时就医。
北京打的主要是国药北京生物和科兴等国产灭活疫苗,这些疫苗安全可靠,配合科学的接种策略,为首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疫苗研发的进步,北京未来可能引入更多技术路线的疫苗,以应对疫情变化,建议市民关注官方信息,积极接种,共同守护健康北京。 基于公开资料整理,具体接种政策以北京市卫健委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