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突然暴发,不仅让南京市民措手不及,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连锁反应,当南京疫情消息传出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民众不禁心生疑问:“南京疫情,山东有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牵动着两地的交通联系、防控网络和千万人的心。
南京禄口机场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有大量航班飞往全国各地,疫情暴发初期,正值暑期旅游高峰,人员流动频繁,山东与江苏毗邻,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密切,每天有数十趟高铁和航班往返,这种紧密的联系,为病毒的跨省传播提供了可能。
果然,南京疫情发生不久,山东多地就陆续出现了与南京疫情相关的病例,烟台、德州、济南等地相继报告确诊病例,流调轨迹显示,这些病例均与南京禄口机场有关联,7月31日,烟台市经济开发区确诊2例新冠肺炎轻型病例,两人均为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怡美容院员工,曾赴桂林参加培训,返回时经停南京禄口机场;8月1日,德州报告1例确诊病例,该患者也曾到南京禄口机场乘坐航班,这些案例证实了山东确实受到了南京疫情的影响,虽然不如湖南省那样严重,但也绝非可以高枕无忧。
面对疫情的传入,山东各级政府和疾控部门迅速行动,展现出了高效的应对能力,烟台市在发现确诊病例后,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首轮全员检测;济南市加强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排查管控;青岛市强化了机场、港口等入境口岸的防疫措施,全省范围内,公共场所恢复了测温、验码,医疗机构加强了发热门诊管理,各种聚集性活动被暂停或取消。
山东的疫情防控并非一帆风顺,疫情传播链条复杂, Delta毒株传播力强,给流调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以烟台疫情为例,最初的确诊病例与南京禄口机场相关,但后续病例中出现了通过美容院传播的链条,这表明病毒已经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社区传播,面对这种情况,烟台市不得不对部分区域实行封闭管理,暂停室内娱乐场所运营,限制人员聚集。
在应对南京疫情输入的过程中,山东也暴露出一些防控短板,对中高风险地区来鲁人员的信息共享和管控措施存在滞后;部分公共场所的防疫措施执行不够严格;个别民众出现了防疫疲劳,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的依从性有所下降,这些问题提醒我们,疫情防控须臾不可放松。
与南京本地的疫情相比,山东的疫情规模要小得多,这得益于山东较为完善的常态化防控体系,但这次疫情输入事件也给山东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地区的疫情都可能迅速扩散到其他地区,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与全国各地联系紧密,更需要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山东成功控制了这波由南京疫情输入的局部传播,各地陆续解除了防控措施,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但“南京疫情,山东有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深深印在山东民众的心中:是的,南京疫情确实影响到了山东,虽然规模有限,但足以提醒我们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这次事件也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疫情防控必须全国一盘棋,各地区间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常态化防控措施必须落实落细,不能有丝毫松懈;公众应当继续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面对突发疫情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随着南京疫情的逐步平息,山东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次疫情跨省传播的经历,将成为山东疫情防控工作的宝贵财富,为未来应对类似突发事件积累经验,在疫情防控这场持久战中,山东已经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有决心守护好这片齐鲁大地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