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各地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对从外地返沪人员的管理尤为严格,不少从合肥返回上海的人员关心相关规定,包括是否需要隔离、核酸检测要求以及社区报备流程等,本文将基于最新政策,详细解读上海对合肥返沪人员的规定,帮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确保顺利返程。
政策背景与总体原则
上海对返沪人员的管理遵循“动态清零”总方针,结合疫情风险等级调整措施,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目前通常被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但政策会根据合肥当地疫情动态实时更新,返沪人员需在出发前通过“随申办”APP、上海发布公众号或拨打12345热线查询最新要求,避免因信息滞后造成不便。
总体原则是:所有返沪人员需主动报备,持有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健康监测,如果合肥出现中高风险区域,上海可能升级管控,例如要求居家隔离或集中健康观察。
具体规定:核酸、隔离与健康码管理
-
核酸检测要求
从合肥低风险地区返沪人员,目前一般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上海后,需在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并建议在抵沪后的第3天再次检测,如果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可能在机场、火车站等出口被引导至指定地点进行检测,结果出来前需临时留观。
需要注意的是,核酸检测机构需具备资质,证明上需显示姓名、身份证号、检测时间等关键信息,电子版或纸质版均被认可,但务必保证清晰可读。 -
隔离政策
如果合肥全市为低风险地区,且返沪人员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通常无需隔离,但需进行7天自主健康监测,期间减少聚集,外出佩戴口罩,并每天测量体温。
如果合肥出现中高风险地区,或返沪人员在过去7天内到过合肥的中高风险区域,则需实施7天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具体以社区判断为准),隔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会上门采样进行核酸检测。 -
健康码和行程卡管理
返沪人员需提前注册“随申办”并申领“随申码”,从合肥返沪后,健康码可能暂时显示为“黄码”,需在完成抵沪后的核酸检测且结果为阴性后转为“绿码”,行程卡需无星号(表示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如有星号可能面临额外审查。
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工作人员会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建议提前截图保存,以防网络不畅延误通行。
社区报备与健康监测流程
所有从合肥返沪人员必须在抵达上海后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村)或单位报备,报备方式包括:
- 线上通过“随申办”APP的“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填写信息。
- 线下直接联系居委会或物业,提供个人信息、行程轨迹和核酸检测证明。
社区将根据风险等级指导后续措施,如安排健康监测或隔离,未及时报备可能被追究责任,甚至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健康监测期间,需每日上报体温和症状,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佩戴口罩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交通与场所管理注意事项
从合肥返沪时,交通方式会影响查验流程:
- 乘高铁/火车:出站时需通过专用通道,查验核酸证明和健康码;建议提前1小时到达车站以备检查。
- 乘飞机:机场设置分流点,低风险地区人员走快速通道,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需接受详细排查。
- 自驾:高速公路出口可能设检查点,需配合扫码登记。
返沪后,进入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可能需出示“随申码”和核酸检测记录,部分场所要求抵沪后3天内不得进入,建议提前规划。
特殊人群与突发情况处理
对于学生、务工人员等群体,学校或单位可能另有要求,如延长健康监测期或增加核酸检测频次,老人、儿童等无智能手机人员,可由家属代查健康码,或凭纸质证明通行。
如果返沪途中得知合肥升级风险等级,需立即向社区报告,并遵从最新安排,政策可能随时调整,如遇临时管控,请保持耐心,配合防疫人员工作。
总结与建议
上海对合肥返沪人员的规定以科学精准为导向,核心是“提前报备+核酸证明+健康监测”,建议大家:
- 出发前密切关注上海和合肥的疫情通报,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风险等级。
- 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备用口罩和消毒用品。
- 返沪后遵守规定,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城市防疫的贡献。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生活秩序,如果您有更多疑问,请及时咨询当地疾控部门,确保行程顺利安全。
(本文信息截至发布当日,政策可能动态调整,请以官方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