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澳瑞特 财经 拉萨静默记,当圣城按下暂停键

拉萨静默记,当圣城按下暂停键

拉萨的静默,是从大昭寺前消失的转经声开始的。

拉萨静默记,当圣城按下暂停键

没有了磕长头的身影,八廓街的石板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裸露在阳光下,甜茶馆紧闭的木门后,再没有酥油茶香飘出,曾经摩肩接踵的街道,如今只剩下风卷着经幡在孤独地飘扬,这座习惯了喧嚣的圣城,在2022年秋天,因为一场疫情,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转经道上的寂静

清晨六点,本应是转经筒开始转动的时间,老人们会手持念珠,沿着千年不变的路线开始一天的修行,可如今,这条被无数双脚磨得发亮的转经道上,只有防疫宣传车的喇叭声在空旷中回荡。

住在八廓街深处的次仁老人,已经87岁了,他每天依然会在阳台上坐很久,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我在这条街上走了70年,”他说,“从没见它这样安静过。”他的转经筒还在手中转动,只是不再发出声响——怕打扰了这份过分的宁静。

寂静中的拉萨,呈现出另一种神圣,布达拉宫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倒映在拉萨河中,没有游客的喧嚣,没有相机的快门声,它仿佛回到了千年前刚刚建成时的模样,纯粹而庄严。

甜茶馆里的温度

“仓姑寺甜茶馆关门了。”这个消息在朋友圈里悄悄流传,对拉萨人来说,甜茶馆不只是喝茶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客厅,几块钱一壶的甜茶,可以喝上一个上午,聊着家长里短,交换着四面八方的消息。

38岁的平措在丹杰林路开甜茶馆已经十年,他决定在关门期间,每天为社区志愿者准备一百壶甜茶。“甜茶馆可以关门,但甜茶的温度不能凉。”他戴着口罩,在空荡荡的茶馆里忙碌着,灶台上的铜壶依然冒着热气。

这些甜茶被装在保温桶里,送到各个防疫点,志愿者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甜茶,在秋寒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温度,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拉萨人特有的坚韧与温情。

信仰的新形态

疫情改变了朝圣的方式,但没有改变信仰的本质。

色拉寺的喇嘛们开始在抖音上直播诵经,屏幕另一端,是成千上万的信众,他们虽然不能亲临寺院,却依然可以双手合十,跟随屏幕中的诵经声一起祈祷,古老的佛法,以最现代的方式继续传播。

在城东的一个小区里,人们自发组织起阳台诵经,每天傍晚七点,各个阳台会陆续出现身影,诵经声从四面八方响起,在楼宇间回荡、汇聚,这是一种奇妙的和谐,个体的声音微不足道,但合在一起,就成为了震撼人心的合唱。

静默中的生机

静默期的第21天,八廓街一户三楼的窗台上,格桑花开了。

鲜红的花朵在高原特有的湛蓝天空下格外醒目,这户人家在花盆旁贴了张纸条:“送给所有路过的人一束春光。”

这个小小的举动引发了连锁反应,第二天,对面的窗台摆出了一盆嫩绿的青稞苗;隔壁楼有人挂出了自己绘制的唐卡;还有人用晒干的糌粑捏成小动物,摆在窗台上展览。

寂静的八廓街,变成了一条露天的艺术长廊,无法相见的邻居们,用这种方式彼此问候,传递着希望,这些微小的生机,比任何喧嚣都更有力量。

重启与思考

当疫情过去,拉萨会恢复往日的热闹,转经道上会重新挤满虔诚的信众,甜茶馆里会再次飘出欢声笑语,大昭寺前会继续有磕长头的身影。

但这段静默的时光,已经在这座古城的精神基因中留下了印记,它让拉萨人重新认识了他们的城市——没有游人的圣城,依然神圣;没有喧嚣的信仰,依然坚定。

深夜的布达拉宫广场上,一位留守的环卫工人还在工作,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能够如此清晰地听见自己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唰—唰—唰—”像是这座城市平静的呼吸。

疫情终将过去,而拉萨在这段特殊时期展现出的坚韧、智慧与温情,将如同那些在静默中绽放的格桑花,永远绽放在这座雪域圣城的记忆里,静默不是空白,而是一种积蓄;暂停不是终止,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ukunart.com/caijing/12438.html

作者: admin

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现代人情感困境/以独特视角解读科技人文交叉领域
下一篇
http://zhukunart.com/zb_users/upload/2025/10/20251005121209175963752951881.jpg

银川西安疫情,两地防控措施与民众生活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