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南部重要边疆地区,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当前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
当前疫情基本情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10月,广西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近期新增病例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本地病例零星散发且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全区14个地市疫情风险等级持续保持低位,无高风险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边境地区面临较大的境外疫情输入压力,作为与越南接壤的边境省区,广西拥有漫长的陆地边界线,口岸众多,人员往来频繁,东兴、凭祥等边境城市疫情防控形势复杂,需要持续加强管控。

疫情防控措施与成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针对疫情形势采取了多项精准防控措施:
严格落实口岸疫情防控,对入境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加强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输入风险,友谊关、东兴等主要口岸都配备了先进的检疫设施和设备,提高了入境人员的检测效率。
完善本地疫情监测体系,广西建立了覆盖全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和哨点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可疑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同时加强药店退热药品销售管理,发挥"哨点"作用。
第三,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广西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亿剂次,全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90%,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免疫屏障,特别是边境地区居民疫苗接种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为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四,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广西与周边省份建立了疫情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机制,共同应对疫情挑战,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等人员流动高峰期,加强与广东等务工人员集中地区的协作,确保有序流动和有效防控。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广西疫情总体稳定,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境外变异毒株输入风险,随着国际疫情形势变化,新型变异毒株的出现和传播给疫情防控带来不确定性,广西需要持续加强病毒变异监测能力,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二是边境疫情防控难度大,广西边境地形复杂,非正式通道较多,存在非法入境带来的疫情输入风险,需要进一步加强边境管控,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同时加强与越方的跨境疫情防控合作。

三是公众防护意识可能松懈,随着疫情持续时间延长,部分群众可能出现防护意识下降、疲劳松懈的情况,需要持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未来展望与建议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需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是优化防控策略,提高科学精准水平,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病毒变异特点,不断调整完善防控措施,避免简单化、"一刀切",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加强医疗资源建设,提高救治能力,完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等设施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障交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是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充分发挥广西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疫情防控合作,分享经验,提供帮助,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