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A级景区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查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对已恢复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A级景区开展了疫情防控专项督查。

疫情防控工作:兰毅局长强调,全系统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像呼和浩特博物馆和公主府等已经恢复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必须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彻底堵塞疫情防控漏洞。
指导A级旅游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疫情防控要求,严格控制游客接待上限。严格落实门票预约制度,确保游客信息可查询可追踪。严格落实进景区景点前扫码登记、测体温等要求,督促游客执行好“一米线”、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取消统一人数比例限制 大连市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室外A级旅游景区,在场地方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接待消费者的人数比例不再做统一限制。但需注意,这些场所的接待人数不得超过其核定的最大承载量。
对文化和旅游场所实施限流。A级旅游景区必须压实防控责任,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测温、验码、登记、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甘其毛都口岸全面完成境外蒙煤清库任务
(壹),甘其毛都口岸已全面完成境外蒙煤清库任务。具体信息如下:任务启动与背景:根据商务部涉蒙专题协调会议精神,内蒙古自治区于2021年10月15日启动甘其毛都口岸境外蒙煤清库工作,旨在清理蒙古国查干哈达煤堆场积压的煤炭,同时确保疫情防控安全。
(贰),蒙古目前主要通过中蒙边境口岸及合作港口开展矿产品出口,暂未公开租借港口的正式协议,矿产品出口需依赖现有跨境通道及国际合作。
(叁),中蒙第二条铁路线即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铁路,起点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终点是蒙古国南戈壁省嘎顺苏海图站。该铁路于2025年5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是继1956年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铁路建成通车后,时隔近70年建设的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
内蒙古的最新防疫政策
该平台与国家卫健委系统直连,每两小时更新一次,对街道、社区级别的划分精确到具体楼栋或行政村。另一种方式是关注健康内蒙古12320微信公众号,当地防控指挥部通常会在发布公告后24小时内在此同步信息。常态化防控现状 自2022年12月国家调整防控政策以来,内蒙古已转为重点监测特定场所与重点人群。
北京去内蒙古防疫最新政策: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应就地过年不流动。如已来(返)内蒙古的,须在内蒙古目的地执行“14天集中隔离+2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中风险地区人员或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春节期间原则上就地过年不流动。
对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旗旅居史人员(或健康码为红码),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5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对有中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旗旅居史人员(或健康码为黄码),一律实施“14天居家隔离+5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
内蒙古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来自首都机场分流航班
(壹),新增病例情况 2020年8月31日7时至9月1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该病例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现有病例及治疗情况 截至2020年9月1日7时,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共计3例。所有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贰),新增病例来源: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来自于首都机场的国际航班分流。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国际航班被分流至其他机场,此次病例即通过首都机场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入境。病例治疗情况:截至消息发布时,该确诊病例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叁),内蒙古自治区新增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来自首都机场分流航班,具体情况如下:新增病例情况 时间:2020年8月31日7时至9月1日7时期间。地点:该病例由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分流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后被确诊。病例数量: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